諧波在射頻測試中的重要性以及對不同系統性能的影響
電機過熱、設備故障、數據紊亂 —— 這些電力系統的 "亞健康" 狀態,都指向同一個隱形威脅:諧波污染。
那什么是“諧波”呢?
諧波是一個在物理學、電學、工程學等多個領域廣泛涉及的重要概念,其核心本質與周期性信號的分解密切相關。
在電學領域諧波是指頻率為基波整數倍的周期性信號成分。當一個周期性信號(如電壓、電流、機械振動等)的波形不是理想正弦波時,就可分解為基波與一系列諧波的疊加。
法國數學家傅里葉證明:任何周期為 T 的函數 f(t),均可分解為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數的疊加
表達式為:
其中:
ω為基波角頻率,nω 為 n 次諧波的角頻率(n=1,2,3,…)
a0為直流分量(若信號含直流成分)
an和 bn為各次諧波的幅值系數,決定了各次諧波的強度。
諧波對電力系統、設備及周邊環境的影響廣泛且不容忽視
在電力設備方面
諧波電流會導致變壓器鐵芯磁滯及渦流損耗(鐵損)顯著增加,尤其高次諧波會使繞組集膚效應加劇,銅損升高。長期運行可能導致變壓器過熱、絕緣老化,甚至燒毀,同時效率降低、壽命縮短。
在電子通信領域
高頻諧波會通過電磁輻射或傳導,干擾附近的通信線路(如電話、網絡電纜),導致信號失真、數據傳輸錯誤,甚至中斷通信。
除了在電力方面,諧波在射頻應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,是射頻系統非線性特性的直接體現。理想的線性系統僅對信號進行幅度 / 相位的線性變換,不會產生新頻率成分;但實際應用中,有源器件(比如功率放大器、混頻器)的非線性伏安特性、無源器件(比如濾波器、天線)的非線性響應,都會導致信號失真,從而產生諧波。因此,諧波的強度直接反映系統的線性度水平,是評估射頻設備設計合理性的核心指標之一。
諧波的影響主要以負面為主,核心是對射頻系統自身及周邊環境造成干擾與性能劣化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
1、造成頻譜污染與鄰道干擾
諧波頻率可能落入其他通信系統的工作頻段,導致 “越界干擾”。例如:
5G 基站(3GHz)的二次諧波(7GHz)可能干擾衛星通信(6-8GHz 頻段);
FM 廣播(88-108MHz)的三次諧波(264-324MHz)可能干擾航空通信(225-380MHz)。
此類干擾會直接導致受擾系統通信中斷、數據錯誤,甚至引發安全隱患。
2、通信質量劣化
接收端可能誤將強諧波信號識別為有用信號,導致解調錯誤、信噪比下降。
在雷達、衛星通信等精密系統中,諧波會降低靈敏度和動態范圍,縮短探測距離以及降低數據傳輸的可靠性。
3、設備兼容性問題
諧波會破壞多系統共存的電磁環境。
比如工業物聯網設備的諧波可能會對工廠內的傳感器網絡造成干擾,導致生產數據采集錯誤。
所以針對諧波的這些負面影響,就要做出相對應的控制手段,而控制的核心就是如何檢測并分析出諧波的成分了,具體包括:
1、合規性驗證:各國監管機構(如 FCC、ETSI)對射頻設備的諧波輻射有嚴格限制(如二次諧波抑制需≥-30dBc),測試是產品上市的強制要求;
2、性能評估:通過諧波強度或諧波抑制比,評估設備線性度,指導設計優化(比如是否需要線性化技術:預失真、反饋等);
3、干擾排查:定位系統內/系統間的干擾源(如某頻段受到干擾是否源于另一設備的諧波)
4、可靠性保障:避免諧波導致的設備過熱、壽命縮短等問題。
諧波在時域上表現為非正弦性,也就是純基波的波形是光滑對稱的正弦曲線;含諧波時,波形會偏離正弦,出現 “棱角”“毛刺” 或 “不對稱”。而在頻域,通過傅里葉變換將時域信號分解為不同頻率的正弦分量,直接揭示了各次諧波的 “單獨特征”(頻率和幅值)。
我們利用頻譜分析儀來實測一下,以便加深對諧波的印象
1、首先查看頻譜分析儀的頻率范圍以及動態范圍,確保能涵蓋被測信號的頻率和功率值;比如這臺海得頻譜的頻率范圍在9kHz~20GHz,動態范圍在被測信號≤50MHz時,最大10dBm;被測信號>50MHz時,最大23dBm;同時海得頻譜儀擁有超快的掃描速度,在低RBW下仍然能保持快速掃描,小RBW下可以獲取更到的動態范圍,保證同時測量到高功率基波信號與小信號諧波
2、利用信號源模擬一個正弦波信號,其頻率和幅度設置到頻譜分析儀的要求內,比如輸出一個1MHz,0dBm的信號;要注意一點,頻譜儀的輸入接口大都是50Ω,所以我們信號源輸出的時候要注意做好阻抗匹配
3、頻譜儀上設置好中心頻率和掃寬,中心頻率可以根據諧波次數和基波頻率套用這個公式:
(f0+nf0)/2)(f0為基波頻率,n為諧波次數)
確保基波和高次諧波均在顯示范圍內。
比如我們測試的是1MHz信號,看5次諧波,中心頻率就可以設置為3MHz,掃寬設置為5MHz
4、調整頻譜分析儀前端的衰減值和參考電平,若功率較小,為降低底噪,可以打開預防;
5、設置頻譜分析儀的檢波方式為采樣,設置跡線為平均,平均數默認100即可;
6、設置分辨率RBW為1kHz,VBW自動即可;
7、設置光標點,啟用參考1、2、3,分別將頻率設置為基波1MHz、二次諧波2MHz以及三次諧波3MHz
8、記錄各諧波的幅度(dBm),計算其相對于基波的比值:
差值幅度(dBc)=諧波幅度(dBm)?基波幅度(dBm)
技術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