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波器采樣率的正確設置方法
在電源紋波測試這類高精度測量場景中,示波器采樣率的設置直接影響紋波波形的還原精度。以下從基礎概念到實操方法,詳細解析如何正確設置示波器采樣率。
什么是示波器的采樣率
示波器的核心功能是將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通過 AD 轉換轉化為離散的數字信號,這一過程稱為采樣。形象地說,采樣就像用無數個離散的點來描繪連續的信號波形,點的密度直接決定波形的還原度。
采樣率(又稱采樣速度或采樣頻率)是衡量這一過程的關鍵參數,它表示示波器在單位時間內從連續信號中提取的采樣點數,單位為赫茲(Hz)。采樣率的倒數稱為采樣周期(或采樣時間間隔),即兩個相鄰采樣點之間的時間差。
采樣率不足的三大危害
采樣率的設置需遵循奈奎斯特采樣定理(香農采樣定律):若信號是帶限的,且采樣頻率高于信號最高頻率的 2 倍,就能從采樣點中完整重建原始信號;反之,高于或等于奈奎斯特頻率(信號最高頻率的 2 倍)的成分會引發混疊現象,導致測量失效。
在電源紋波測試中,采樣率不足的具體影響如下:
波形失真
當采樣點數不足時,示波器無法捕捉紋波信號的細節特征(如毛刺的尖銳程度、波動的周期性),導致還原的波形與真實信號存在偏差,失去參考價值。
波形混疊
若采樣頻率低于紋波中最高頻率成分的 2 倍,高頻信號會被誤判為低頻信號,兩者的波形重疊后形成假信號。例如,紋波中的高頻噪聲可能被錯誤顯示為低頻波動,嚴重干擾對紋波幅值和頻率的判斷。
波形漏失
采樣率過低會導致采樣間隔增大,紋波中存在的窄脈沖(如開關電源產生的瞬時尖峰)可能恰好落在兩個采樣點之間,造成關鍵信號的漏檢。
測試中如何設置采樣率
示波器的采樣率與存儲深度、采樣時間的關系為:采樣率 = 存儲深度 / 采樣時間。根據調節方式不同,示波器分為 “采樣率可調” 和 “存儲深度可調” 兩種類型:前者可直接設置采樣率,示波器自動匹配存儲深度;后者需先設定存儲深度,再由示波器根據采樣時間計算最大采樣率(相關設置菜單通常位于 “水平” 或 “采集” 選項中)。
具體設置方法如下:
針對周期信號的快速設置
若測試的電源紋波為周期性信號(如開關電源的周期性波動),可直接使用示波器的AUTOSET 功能,設備會根據信號特征自動配置采樣率、時基等參數,快速獲得基礎波形。
已知信號頻率時的精準設置
若已知紋波中最高頻率成分(如開關頻率的諧波),需確保采樣率至少為該頻率的 2 倍(遵循奈奎斯特定理)。操作步驟:
先通過調節水平時基確定采樣時間(建議覆蓋至少 10 個信號周期,保證波形完整性);
逐步增大存儲深度,直至采樣率滿足需求(存儲深度越高,相同采樣時間內的采樣點數越多,波形細節越豐富)。
示例對比
當采集 25MHz 正弦信號時,使用 2G 采樣率可完整還原波形的平滑曲線和峰值特征;
若采樣率降至 10M(遠低于 25MHz 的 2 倍),波形會出現明顯混疊,呈現虛假的低頻波動。
總結
正確設置采樣率需結合信號頻率(尤其是最高頻率成分)、測試需求(如是否需捕捉高頻毛刺)和設備性能(存儲深度上限)。在電源紋波測試中,建議優先保證采樣率不低于紋波最高頻率的 5 倍(預留安全余量),同時通過合理配置存儲深度和采樣時間,平衡波形細節與測量效率。
技術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