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源示波器電源紋波測試及方法
什么是電源紋波
電源紋波指的是疊加在直流電源輸出電壓或電流中的交流成分。當使用示波器測量時,能觀察到波形中存在尖銳的毛刺,這些毛刺便是電源噪聲的直觀體現。
紋波產生的核心原因
開關元件的周期性動作:變壓器、整流器等核心器件在工作時的周期性開關動作,會直接導致輸出電壓產生周期性波動。
濾波元件的性能局限:盡管濾波元件的設計初衷是消除或減小紋波,但受限于自身特性和性能參數,無法實現完全消除。
輸入信號的不穩定性:電網電壓波動、線路噪聲等外部因素會通過電源傳導至輸出端,引發紋波。
負載的動態變化:當負載需求發生變化時,電源需要實時調整輸出電壓,這種動態調整過程會導致輸出電壓出現瞬時波動,進而產生紋波。
紋波對設備的危害
功能干擾:紋波信號可能通過電路傳導至其他模塊,干擾正常的信號傳輸與處理,造成設備功能異常或誤操作。
噪聲污染:紋波中的交流成分易被敏感元器件捕獲,轉化為噪聲信號,嚴重影響設備的性能精度。
電磁干擾:紋波會通過電源線或地線形成電磁輻射,對周邊設備或系統的正常運行構成潛在威脅。
如何進行紋波測試
電源紋波的幅值通常在幾百微伏到幾十毫伏之間,屬于典型的小信號,測量過程極易受環境干擾。因此,紋波測試對連接方式、儀器設置等有嚴格規范,通常采用示波器作為核心測量工具。
不當測試條件的影響
在使用長導線連接、10X 探頭且未設置帶寬限制的情況下,測量結果會引入大量干擾信號,無法真實反映紋波的實際狀態。
科學的測試設置方法
探頭參數調節
選擇 1X 檔位:探頭的不同檔位代表前端電路的衰減倍數。10X 檔位會將信號衰減 10 倍后傳輸至示波器,示波器再進行 10 倍放大還原,但此過程中引入的干擾也會被同步放大,對微小的紋波信號影響顯著。因此必須使用 1X 檔位,確保原始信號無衰減地傳入示波器。
優化接地方式:拆除探頭原配的長接地夾,改用短接地彈簧。原配接地線因長度較長,易產生寄生電感,導致高頻噪聲或偽影信號混入測量結果,短接地彈簧能有效抑制這類干擾。
示波器關鍵設置
啟用 20MHz 帶寬限制:紋波信號以低頻成分為主,開啟帶寬限制功能可過濾高頻噪聲,確保測量對象的純粹性。
切換至交流耦合模式:該模式能有效去除直流分量,使示波器可設置更小的垂直檔位。將信號調節至占據屏幕 80% 左右的顯示空間,能顯著提高測量精度。
波形調節與測量
完成上述設置后,示波器可基本還原真實的紋波波形。通過調節水平時基和垂直檔位,使波形完整清晰地顯示在屏幕上,此時啟用示波器的自動測量功能,即可獲得準確的紋波參數。
技術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