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源信號發生器如何選型
在電子測試與測量領域,信號發生器作為產生各類電信號的核心儀器,為電路設計、系統調試及性能測試等工作提供著關鍵的基礎信號源。然而,面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信號發生器產品,如何科學選型成為眾多工程師與技術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。本文將系統梳理信號發生器選型的關鍵考量因素,助力讀者做出精準選擇。
一、明確信號發生器的類型與適用場景
信號發生器依據功能與應用場景的差異,可分為以下幾類:
1. 函數信號發生器
函數信號發生器以輸出正弦波、方波、三角波等基礎波形為核心功能,廣泛應用于基礎電路測試與教學實驗場景。例如,在電子電路課程的實驗教學中,學生可通過它為電路輸入不同頻率、幅度的正弦波或方波,直觀觀察電路的響應特性。
普源精電的DG4000 系列是函數信號發生器中的經典款,內置 150 種預設任意波形,能滿足學生實驗的多樣化需求。該產品經市場長期驗證,性能穩定,且價格親民,適合預算有限、對信號復雜度要求不高的用戶。
2. 任意波形信號發生器
相比函數信號發生器,任意波形信號發生器具備更高的靈活性:不僅可生成基礎波形,還能依據用戶自定義的波形數據生成特定信號,尤其適用于模擬生物醫學信號(如心電圖、腦電圖)、通信系統復雜調制信號等特殊測試場景。例如,在新型通信設備研發中,工程師可借助它生成符合特定通信標準的調制信號,實現對設備性能的全面測試。
普源精電的DG70000 系列任意波形發生器,依托獨創的 SiFi III 技術平臺與 Android 操作系統,實現了采樣率精確可調、逐點生成任意波且不失真還原信號細節的優勢。該系列立足實際應用需求,支持高級序列創建以自定義復雜波形,多通道高精度同步、高帶寬低抖動的輸出特性可滿足工業與通信領域的多元需求。此外,其配備 15.6 英寸可調節觸控角度的超大顯示屏,支持多窗口高清顯示,搭配全新 UI 設計與豐富接口,可輕松實現遠程控制,帶來卓越的交互體驗。不過,因功能強大,其價格高于普通函數信號發生器。
3. 射頻信號發生器
射頻信號發生器專注于產生高頻射頻信號,主要應用于無線通信、雷達、廣播電視等領域,具備精確的頻率控制與較高的功率輸出能力。在手機基站的測試維護中,它可模擬基站發射信號,檢測接收設備性能。此類設備技術要求高,價格相對昂貴,多用于專業射頻研發與測試機構。
普源精電的DSG3000B 系列是高性能射頻信號源的代表,提供全面的調制解決方案,涵蓋 AM/FM/ΦM 調制、可自定義脈沖串的脈沖調制及 IQ 調制功能,且所有調制均支持內外部信號源輸入。
二、聚焦核心性能指標
1. 頻率范圍
頻率范圍是信號發生器的核心指標之一,不同應用場景對頻率的需求差異顯著。例如,音頻設備測試僅需幾赫茲至幾十千赫茲的頻率,而 5G 通信研發則要求信號發生器覆蓋幾百兆赫茲到幾十吉赫茲的高頻段。選型時需明確所需頻率范圍,確保設備在該范圍內具備良好的頻率精度與穩定性。
2. 幅度范圍與精度
信號幅度范圍需適配測試場景:低噪聲電路測試可能需要微伏級微弱信號,功率放大器測試則需較高幅度輸出。同時,幅度精度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可靠性 —— 例如在高精度傳感器校準中,只有足夠高的幅度精度才能保證校準準確。
3. 諧波失真與雜散信號
諧波失真與雜散信號會降低信號純凈度。在高質量音頻設備測試中,低諧波失真的信號發生器能更精準評估設備的信號還原能力;在通信系統中,雜散信號可能干擾其他信道,因此需選擇雜散信號指標低的設備(如衛星通信地面站測試中,低雜散特性是確保結果可靠的關鍵)。
三、關注輸出特性
1. 輸出阻抗
輸出阻抗需與被測設備輸入阻抗匹配,以實現最大功率傳輸并減少信號反射。常見阻抗標準為 50 歐姆(射頻與微波領域)和 75 歐姆,若阻抗不匹配,可能導致信號反射、測試結果偏差,甚至損壞設備(如射頻電路測試中,需確保信號發生器與天線、濾波器等元件的阻抗匹配)。
2. 輸出通道數量
通道數量需根據測試需求選擇:多輸入多輸出(MIMO)通信系統測試需多通道信號發生器以模擬多信號源,提升測試效率,但成本更高;而單路信號測試場景,單通道設備即可滿足需求。
四、其他實用因素
1. 操作便捷性與界面友好性
操作便捷性直接影響使用效率。具備直觀觸摸屏、清晰菜單與便捷參數輸入方式的設備,可降低學習成本、減少操作失誤,尤其適合需頻繁切換參數的場景。
2. 穩定性與可靠性
長期使用中,信號發生器需保持穩定性能,避免頻率漂移、幅度波動等問題。在工業生產線等對測試連續性要求高的場景中,設備穩定性直接關系到產品質量檢測結果。選型時可參考用戶評價與質量認證,優先選擇口碑良好、質量有保障的產品。
綜上,信號發生器的選型需綜合考量類型、性能指標、輸出特性及操作體驗、穩定性、價格等因素。只有全面權衡,才能選出契合特定應用需求的設備,為電子測試與測量工作提供可靠支持,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與研發生產的順利推進。
技術支持